近日,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十大信誉老品牌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的通报》(浙政办发〔2019〕58号),浙江大学十大信誉老品牌共有3项著作或论文获得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其中,由李红涛教授等合著的专著《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获得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由韦路教授、高芳芳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Social media,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new urban migrants in China、由百人计划研究员周睿鸣博士等合撰的论文《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获得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著作)
获奖人:李红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红涛教授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由李红涛和黄顺铭合著,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书托邦”丛书。该书出版于2017年,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作者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记忆之所的记忆实践。
该书出版后,在新闻传播学界和知识界引起较大反响,SSCI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及《国际新闻界》《新闻界》《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等多种学术刊物刊登书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等新闻媒体也刊登书评或推介文章。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封面
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社交媒体、社会融入与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主观幸福感》
Social media,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new urban migrants in China
(论文)
获奖人:韦路、高芳芳
刊物: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韦路教授 高芳芳副教授
本文于2017年6月刊发于SSCI期刊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第34卷第3期。论文基于一项大规模网络调查数据,致力于考察社交媒体使用与城市新移民的社会整合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可以促进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包括他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网络的建立以及现实的社会参与。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入程度,特别是社会认同程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本文在理论和方法层面都具有较大的原创性,发表至今已经被引用十数次。
《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
(论文)
获奖人:周睿鸣
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
周睿鸣百人计划研究员
本文由周睿鸣、徐煜、李先知合作撰写,于2018年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7期。为进一步理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共同体,该研究通过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考察了他们对职业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在地理解(local perception),描述新闻场域中交织的多重话语,考察其中蕴含的内在矛盾与共识,解读矛盾与共识之间的理论关联。结合"液态的新闻业"这一概念和鲍曼(Zygmunt Bauman)对共同体的论述,作者提出"液态的连接",试图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中国新闻从业者这一异质性群体:一方面,在技术特征凸显的历史语境中,新闻从业者继续被多重社会力量推拉,以:、多样的职业身份面对行业不确定性,开展新闻实践;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群体整合的想象与渴望,回顾或呼唤清晰、固定的职业身份,以此克服行业急速变动中自身主体地位的焦虑。由此发现,历经数十年传媒改革,新闻业作为社会公共部件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共识,但中国新闻从业者也应当保持反思自觉,警惕对观照公共生活这一使命的背离。
本论文发表后,获选《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度优秀论文,获中国新闻史学会2018年会优秀论文奖、第七届(2018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学术荣誉或奖励。
文 | 黄新媛
编 | 陈芷茵
图片来源 | 浙大教师个人主页、豆瓣
参考 | 百度百科,论文摘要